新课程改革下小学数学教学创造精神培养
[导读]新课程的改革给小学数学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孩子们学会知识,还要教会孩子们学习的方法,才能培养出创造型人才。启动创造精神,是当代教育工作者的历史责任和神圣使命,而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小学数学教学担负着重要的责任。我认为,数学课应该成为学生主动探求的过程,学生创造性思维活动的过程。通过教学过程,使每一位学生的创造潜能、个性品质得以全面展现,以促进学生人格的发展。
一、唤起创新意识——使学生想创造创新
意识是指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数学课堂教学中首先应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使之想创造。
创新意识的培养也就是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的培养。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引导下,学生才会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从而充分发挥创新潜力和聪明才智,释放创新激情。
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是唤起学生创新意识的起点,也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好奇心是儿童的天性,他们常常会对一些问题感兴趣,发生疑问,从而产生好奇心理,这正是创新意识的萌芽。疑问使学生产生好奇,好奇又使学生萌发出想实践、想创新的意识。产生疑问,引起思考,是需要学习的开始。疑问使学生萌发出求知的欲望,同学们跃跃欲试,开始了对新知识的探求。探求的开始正是创造意识唤起之时,创新正是从这里起步。
二、培养创新精神——使学生敢创造
创新精神是指能敏锐地把握机会,并勇于付诸探索实践的精神状态。创新过程并不仅仅是纯粹的智力活动过程,它还需要以创新情感为动力,有敢于创新、不怕挫折的恒心和毅力,还要有对真理执著追求的勇气。数学课中应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之敢创造。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使之敢创造,关键是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愉悦、和谐、民主、宽松的人际环境。学生不再是“知识的容器”,不再是“可以任家长和教师加工的材料”,而是可以独立于家长和教师之外并有自己的意志与愿望的人。学生是一个充满情感,有理想、有个性的完整的生命体。教师的任务也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促进者。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是师生之间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它既是以传授和吸收人类间接经验为主的实践活动,也是特定情境中的人际交往活动。因此,师生之间不仅有知识方面的信息传递,而且有情感方面的信息交流。正如一位心理学家在论述教学活动本质特征时所阐述的那样: “教学是一个涉及教师和学生在理性与情绪两方面的动态的人际过程。”
建立平等、友好、民主的师生关系,是教学中的一条重要原则。课堂教学中应重视师生之间人格的接触、碰撞和融通。在师生信息传递、情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本身的情感对整个教学工作的情感活动起着重要的能动作用。这种作用直接影响教育教学的效果。教师应该努力以自己对学生的良好情感去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反应,创设师生情感交融的氛围,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探究新知,从而使学生敢创造,同时进发出创造思想的火花。
层层设疑的提问,不断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科学而深刻的提问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探索新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一把金钥匙。根据学生自己主观的认识水平和已有的能力,在这个范畴之内所形成的方法、设想(尽管早被前人所认识)等,就是学生的创造。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同学们正是走了当年科学家发现、发明、创造的道路。在数学活动中,学会学习数学,既长了知识,又长了智慧。同学们充分体验着参与之乐、思维之趣、成功之悦。
三、提高创新能力——使学生会创造创新
能力是一种能积极改变自己、改变环境的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我认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就是培养其以多向、逆向思维为主要特征的创造思维能力和富于创造精神的科学态度,就是促成学生由模仿到创造的转化。每个学生都有创造的潜能,学生学习数学的正确方法就是挖掘潜能进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自己把要学的知识去发现或者创造出来。
提高创新能力,使学生会创新,一是要注重对学生进行观察力的培养。学生从小肯有强烈的接触事物、探索事物的本能与需要,这种本能与需要是创新思维的基础。只有在观察的基础上才能使学生有新的发现。二是注重发展学生的想像力。一切创新的活动都从创新性的想像开始。三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只有亲自动手实践,才能使创新思维的结果物质化,同时才可以看到自己的创造成果,体验创新的快乐、从而进一步引发创新和探究的意识。
四、体验创新快乐—— 使学生爱创造
苏霍姆林斯基曾言:儿童学习愿望的源泉是思维智力上的感受和情感色彩,儿童的思维是同他的感受和情感分不开的。教学和认识周围世界的过程充满情感,这种情感是发展儿童智力和创造能力极其重要的土壤。创新能力要有一定知识和智慧作基础,但是不可低估情感对知识、智慧的作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常常设计教学环节,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创造成果。同学们用不同的画面在百格图中表示50%,然后在教室四周贴上他们风格各异并充满想像力的作品,师生共同欣赏着,品味着,评论着。我满腔热情地去赞扬同学们自己思考的一切结论,充分肯定同学们的一切努力,保护和激励同学们所有的创造欲望和尝试。我用自己对学生良好的情感去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同学们在4O分钟的课堂活动中常常体验着参与的快乐,思维的兴趣,创造的愉悦。
总之,教师要以崭新科学的教学指导思想,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 以教师创造性的教学劳动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要以教师人格的力量和高尚真挚的情感, 以数学知识本身的艺术魅力吸引住每一位学生的心,使之受到感染和激励,从而促进学生人格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