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大班幼儿对时间顺序认识的经验
[摘要]以探查幼儿时间认知能力的发展规律和特征,以及幼儿在解决时序、时距问题时所采用的策略和影响时序和时距认知发展的可能性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探查幼儿时序和时距认知发展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时间认知 材料情景 时距认知 时序认知 大班幼儿
大班幼儿时距认知易受多种影响因素的干扰,空间、速度是幼儿判断时距时的主要干扰因素,幼儿时序认知易受习俗时间的影响,易受呈现材料因素的影响,其次是食物排序,最后是钟表排序。
大班幼儿时距和时序之间存在非常弱的正相关关系,在判断时距时所使用的策略有以时间因素作为判断策略、以空间因素作为判断策略、以速度因素作为判断策略、以情景过程等因素作为判断策略。
一、问题提出
时间观念是幼儿掌握各科知识必不可少的心理条件,在实践层面研究探索大班幼儿时间观念的状态,以此为培养大班幼儿的时间观念提供更切实有效的保证,为幼小衔接奠定必要的基础。
二、时间观念的概念界定
时间指的是有起点和终点的一段时间或指它的某一个点。幼儿时间观念是指幼儿对时间的感知觉以及对时间估计随活动内容所抱的正确态度,即在理解、认识时间的基础上,知道时间会流逝和一去不复返的,懂得守时、惜时,并养成自觉的遵守时问,合理的安排时间以及做事不拖拉的良好习惯。
三、对幼儿时间观念中认知能力的解读
(一)对钟表时间的认识。大班幼儿开始进入到钟表时间的学习认知阶段,从日常的观察中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对钟表时间已经产生一定的敏感度,喜欢看墙上挂着的钟表时间,也喜欢摆弄钟表,有的幼儿还模仿者成人戴起了手表。
说明: 整点、半点标注的正确率高说明幼儿对整点和半点的认知能力已经具备,充分证明认识整点和半点确实是大班幼儿学习的最佳时期。而对于半点前、半点后标注的正确率相对较低,说明幼儿认知水平明显出现较大的差异,幼儿对钟表的认知处于启蒙阶段。
(二)关于时间的理解。当幼儿对于钟表时间的认识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那幼儿对于钟表时间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又是如何理解的呢?他们是否能理解钟表时间在日常生活中所表述的特定意义?
说明: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均视为正确,如运动幼儿标注的时间点在8:00—9:O0之间视为正确,超出这个时间段经了解后发现与事实有明显的差距,即视为错误。由此说明,大部分幼儿对熟悉的作息生活的特定时间意义和时间顺序概念已经开始建立起来,对时间意义的认知已具备基础能力。
四、对幼儿时间观念中的行为问题分析
幼儿时间观念从认知角度已经开始具备一些基本能力,但是在实际行为中却常常发现大班幼儿时间观念薄弱,行为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综合起来有两方面的表现行为:
第一,缺乏守时概念。由于幼儿冈没有严格的上学时间的限制,因此幼儿上幼儿园迟到现象比较普遍,即使老师一再的告知上幼儿园的时间,许多幼儿也还是会姗姗来迟,因为他们认为迟到是爸爸妈妈造成,和自己没有太大的关系。
第二,做事拖拉。在日常的生活中经常发现幼儿做事情的过程中边玩边讲话,一件事情的完成需要花很长的时间,在上厕所、进餐、收拾玩具、完成小练习等活动中表现尤为明显。
造成这两大问题的原因何在,据观察和分析,发现有以下方面的原因:
(一)个性特点。虽然有些幼儿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时间知觉能力,但是个性特点也会造成做事拖拉的行为,尤其是一些俗称“慢性子”的幼儿他(她)做事就是喜欢“笃悠悠”、慢吞吞。
(二)依赖性强。依赖性特别强的孩子,常常习惯或者希望成人的替代劳作,只要成人不在其身边,便会 现等待、甚至撒手不做的行为。
(三)注意力。注意力不够集中的幼儿也是拖拉行为产生的缘由,这些幼儿在完成任务的时候常常受无关因素的干扰,做事i D-意,不够专注。
(四)教养方式。家长不正确的教养方式也是养成幼儿拖拉习惯的诱因,有些家长总以为幼儿年龄小,许多事情不会做,不敢放手让幼儿自己去尝试做,包办代替,长此以往,幼儿能力既得不到锻炼也造成了做事拖拉的坏习惯。
五、建议和思考
(一)幼儿的身心发展是基础。由于每个幼儿个体发展有所不同,因此教育者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对于个性、习惯等原因造成做事拖拉的幼儿教育者应给予适度的要求,并且家园共同配合一致教育。
(二)有效教育是关键。在教育中要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对象、内容,经常的反复的让幼儿接触、感知和理解,从而萌~$bJL的时间意识,增强幼儿的时间观念。
(三)家网共育是保障。时间观念的培养仅仅靠幼儿园单方面教育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家长的配合支持以及家园一致的教育,让家长首先认识幼儿时间观念培养的重要意义所在,并且了解幼儿同教育的方法和策略。
此外,还可以教幼儿认识钟表,学会看整点和半点,初步理解时间的先后顺序。可通过和幼儿一起利用废旧材料设计制作钟表,或通过玩“拨钟点”、“时间接龙”、“现在几点钟”的游戏,让幼儿了解时钟钟面的主要结构,区分时针、分针并知道它们之间的运转关系,建立初步的时间概念。
总之,幼儿时间观的培养既要尊重幼儿的心理发展,也要注重教育的策略,更要通过家园共育的方式来实施,这样才能确保幼儿真正建立起时间观念,为大班幼顺利的进入小学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赵汝杰;家园合力培养大班幼儿的时间观;Ⅸ新课程》(教育学术)201 0年O5期.
[2]郑晓静;浅谈培养大班幼儿良好的时间观念 现代企业教育》2011年1 6期.
[3]郭清娟;如何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好家长》2007年12期.
[4]朱佳丽;“小磨蹭”大攻略《幼儿教育》2006年24期.
[5]乔冠霞,沈长华、张文连;大班思想品德教育内容及活动建议(续)《早期教育》(教师版)l988年12期.
[6]高燕;把控制时间的权利还给孩子《家庭教育》(幼儿家长)2 010年03期.
[7]王惠丽;幼儿经常迟到不好《幼儿教育》1991年10期.
[8]潘剑萍;今天你迟到了吗?一一对上幼儿园迟到现象的几点思考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7年06期.